8月14日下午4时,一辆满载蒙古国未梳山羊绒的货车缓缓驶入阿尔山市羊绒落地加工产业园,至此,阿尔山口岸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羊绒落地加工进口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人民币大关,达到1亿零52万元,成为蒙东地区首家实现进口羊绒落地加工破亿元的互市贸易区,创历史新纪录。
此次突破,不仅彰显了阿尔山口岸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在推动中蒙两国贸易合作中的关键作用,更标志着我市在羊绒加工产业链上的地位跃升至新高度。自4月1日互市贸易区封关运营以来,我办积极探索开展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业务,将“边民互贸+落地加工”作为实现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把握国家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借鉴学习借鉴巴克图、二连浩特、满洲里等地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贸易模式,研究制定《中蒙阿尔山边民互市贸易区(暂行)管理办法》《阿尔山市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实施方案》《阿尔山市落地加工企业准入、管理和退出机制》《边民互助组(合作社)的准入、管理和退出机制》《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监管作业流程》,从交易平台建设、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边民互贸创新发展等7个方面支持边贸发展,鼓励边民、企业及各类主体参与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规范互市贸易区羊绒落地加工工作。不到三个月时间,组织四镇四街边民参与互市贸易2693人,成立5个边民互助组,吸引内蒙古盛绒贸易有限公司、阿尔山友联工贸有限公司、阿尔山盟泰羊绒有限公司、阿尔山市达利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入驻并开展羊绒进口落地加工业务。
阿尔山口岸互市贸易区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优化贸易环境,提升加工能力,成功打造了羊绒进口、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高效平台,为蒙东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羊绒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我办将立足阿尔山口岸跨境旅游、人文交流、边境贸易“三位一体”发展定位,以此次羊绒进口总额破亿为契机,继续深化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拓展羊绒产业链,优化加工技术,致力于将阿尔山打造成为国际羊绒加工贸易的新兴中心,为推动中蒙经济合作与蒙东地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积极推动阿尔山口岸常年开放,探索“边民互市+旅游”“边民互市+电商”“边民互市+金融”等创新发展模式,更好带动边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口腹联动,加快完善口岸物流园区、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等配套设施,持续优化边民互市贸易软硬件条件,提高口岸配套服务功能和通关保障能力,着力打造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最美生态口岸和对蒙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